titlebar

banner_red

 

2. 制訂儲蓄計劃

a. 儲蓄好處多

• 應付突如其來的開支或未來的需要。
• 從存款賺取利息。
• 更換現有電器用品,如電腦、流動電話等。

b. 複息效應的威力

複息效應 (Compounding effect) 就是在每次計算利息時,均把前一期的儲蓄本金與利息,一起計算在下一期的計息單位中,就如滾雪球一樣,本金生利息,利息加本金又繼續生更多利息,產生利疊利的效果。年期愈長,可以累計的利息便愈多。

例子: 早小姐和遲先生同樣每個月將 $500 的儲蓄進行投資,唯一不同的是早小姐在 21 歲開始儲蓄及投資,但遲先生卻到 31歲才起步。假設每年投資回報率為 5%,他們的儲蓄增值情況如下:

早小姐

遲先生

21 歲 – 30 歲

每 月 定 額 儲 蓄 $500 ,並 進 行 投 資

沒 有 儲 蓄

31 歲 – 64 歲

每 月 定 額 儲 蓄 $500 , 並 進 行 投 資

到 65 歲 時 的 總 儲 蓄 額

$264,000

$204,000

到 65 歲 時 的 本 利 和
( 假 設 投 資 回 報 率 為 每 年 5%)

$958,063

$534,558

早小姐比遲先生早10 年作儲蓄和投資,本金只是多 $60,000;但到65 歲時,早小姐的累積儲蓄連同回報總金額卻比遲先生多出 80%,約 $423,000。所以,愈早開始儲蓄,愈能發揮複息效應的威力,所累積的資金亦愈多。複息效應與時間的威力絕不能輕看 。

複息效應的計算方程式: FVn = PV(1+i)n

以上例子的計算方法: FV44 = 500(1+5%)44

FV=未來價值     PV=現今價值     i=利率     n=年期